SNS、IM、BBS与JavaEye
今天在跟Robbin聊天,聊的话题也比较散,只能记一个大概了。
背景1、最近JavaEye在很激烈的讨论关于技术书籍翻译的事情。
[读书] 书评:《敏捷软件开发》中文版第二版
[读书] 语无伦次的译者作者黑名单
好多译者都浮出来了,还有出版社的朋友,也参与了讨论。气氛甚为热烈。
背景2、这两天在博文视点出版社的Groups里,也正好在讨论一部书稿,叫做《编程新手真言》,被不少人,包括我在内,毫不留情的批评了一通。
背景3、百度Hi推出体验版,采用邀请机制,一时间邀请的Blogger与想要获得邀请的帖子满天飞,热闹得不得了。
背景4、SNS(国内抄袭Facebook与Myspaces的网站)大繁荣。正好Robbin给了一个文章链接。SNS:下一个天堂?我看了之后,也觉得写得非常有道理。
在讨论之后,形成了以下观点
观点1、国内与国外的网络用户,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模式,是不同的。我们更习惯于BBS,IM,而国外更习惯于Web SNS和email/maillist。WebSNS在中国搞不成,最大的阻碍是IM工具的方便性。
观点2、Google的gtalk开发得很弱,是因为他们对于IM Talk的需求就很弱。Gmail开发得很强,也是因为他们对于Mail的需求就很强。
观点3、想在国内复制SNS网站的辉煌,基本上没戏,虽然有很成功的校内网,但是那是由于地处校园网之内,而且被水产掉的校园网BBS,使得同学们无路可去。
再回到对于JavaEye的未来期望上来。我的观点与建议有以下一些:
1、坚定不移的以BBS为核心,辅之以Blog,这是用户在JavaEye交流与分享的主要渠道。SNS的追求、第三方应用的API支持,不妨缓做。
2、建议模仿起点中文网,推出IT写作连载频道,鼓励并支持技术原创与翻译作品的发表。
3、推出连载付费模式,以便作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4、推出打印服务,可以与印客合作,作者、网站与印客收入分成。
5、与出版社合作,在已经证明有众多读者的作品中,挑选来出版实体书。
6、JavaEye的wiki不妨缓做(robbin对这一条并不同意)
SNS
开发者不能只是存活在自己所臆想的世界里.
网站存活首先以资源为重,展现形式则应当以相对的受众群体习惯而定.
虽说民众趣向有可导性,
但在资源的展现与重复利用中,网民除了需要清晰的应用脉络之外,更需要的,是一种资源的平滑应用.
网民不是开发者,不太会或者说不会下意识的关心基于技术之上网络资源架构.
less i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