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的最高境界
这段时间,我都一直在忙Bambook程序达人赛的事情,大致上是在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名为bbsdk的邮件列表,每天几十上百封的邮件,说句实话,我的确没有全部认认真真都读过一遍。
不过前几天我读了几篇他们写的新闻稿,总觉得感觉不对劲,忍不住了,还是去找他们聊了一次,大概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所谓软文
按照我的意见,我向来不喜欢软文,不愿意当枪手,更不屑于五毛、水军这样的角色。而现在的很多网络推广,市场营销,舆论炒作。总归离不了:爆点,劲爆,轰动效应,更加等而下之的,美女呀,绯闻啊,甚至丑女呀,BH女呀,小月月呀。。。
而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我们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比如这次Bambook达人赛,我们尽力完善SDK,确保提供高品质的SDK代码与文档。
再比如,我们几乎从不下线的挂在网上,以及时了解开发者、用户的反馈,并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反馈。
再比如,我们积极的与开发者讨论下一个版本的SDK中的API功能,对于bug,诚恳的承认疏漏,承认考虑不周,并且尽快的处理解决。不打官腔,不耍花招,不忽悠,不糊弄。
我们做的这一切,开发者与用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定会留下好的印象。甚至用不着我们表扬自己,就会得到用户真诚的表扬。
所谓软文的最高境界,其实首先还是做人,然后凭着人的本心去尽力做事,最后才是将确实做到的事情,如实的,发自内心的报道出来。这样的文字,无论何时何地,由何人来看,都是站得住的。这样的文字,已经不能被称之为软文,而是正儿八经的新闻报道了。
二、所谓指标
也有同事提出指标的事情,关于这次比赛,毕竟领导是有指标的。当时我就说了一句话,自己觉得挺好:“如果你的工作是为了完成指标,那么你会有工作压力。如果你的工作是在做正确的事情,那么你会有工作动力。”
事实上就是这样,如果从指标上来看,无非是这一次比赛,需要达到多少PV、多少注册、多少报名、多少下载、多少作品等等。但是如果从本质上来看,这次大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价值,应该是一批对于Bambook用户而言真正有价值的应用,这样的应用能够提升Bambook的附加价值,从而使更多的用户,有了购买Bambook的理由。而最重要的收获,应该是聚集了一批核心的Bambook开发者,他们有创意、有实力、关注需求、精益求精,这对于Bambook而言,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指标神马的,都是浮云呀。
真的能够凝聚一批愿意长期为Bambook做开发的人才,而我们的Bambook开放平台又真的能够让这些开发者获得持续的回报,从而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开放生态圈,那就是挖到了一个金矿,源源不断的价值,都会从其中产生出来,又岂是一场比赛所能涵盖的。
三、关于Bambook
说到Bambook,其实可以谈的话题实在是太多了,对于我而言,那就是比手机还要亲密的随身电子设备。在创新院,你经常会看到一些同事手里拿着Bambook,或者在上班的路是边走边看,或者走在去吃饭的路上,而我则是在上下班开车的途中,还充分利用了Bambook的听书功能。
真要是出于员工的身份,要自觉的为公司的产品做广告,也不至于时时刻刻的拿在手里,哪怕身边根本就没有人。实在是因为一款有吸引力的产品,就是会让人难以放手。
随着Bambook PC端SDK的开发,接下来设备端,服务器端的API,也已经进入了内部讨论阶段,按照我个人的意见,当然是越开放越好,甚至都不必太担心安全呀、黑客呀这样的问题,毕竟像iPhone这么成熟的系统,也还不是一出来没多久,就被人破解了。
所以,只要能够足够的保障开发者与版权方的利益,提供越来越大的平台,给他们发挥的余地,Bambook的未来,一定会非常美好!
下面放两个广告link:
Bambook程序达人赛
Bambook官方网站
这就是篇软文吧
呵呵,属于发自肺腑的软文。
生活就是最好的舞台,在现实中发生的故事,就是最感人的故事。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大家在全情投入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中间就会发生很多很多的故事。
忠实的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加上自己的感受,那就是很好的报道了,编造是很难编出更精彩的故事来的。而且,编造出来的东西,总会是漏洞百出的。
曾经有一些人,认为软文或者枪稿,就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在原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和加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那是艺术,现在需要的是报道,即使是枪稿和软文,至少看上去也还是要像是一篇报道,而报道的要求就是真实。可以提高,但是应该在忠实于事实的前提下,在理解的部分去提高。
既然叫做软文和枪稿,这不是一个褒义词,肯定有些东西是不真实的,完全真实的东西,就不是软文了,而是报道了。那么最好的软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要源于事实,可以在事实中选取那些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进行片面的描写,可以在基本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对于一些细节进行有利于自己,同时看上去也合情合理的臆测。可以引用一些类似的,文章观点有利的示例,来进行片面的类比。可以做一些对于阐述自己观点有利的假设。最后,在总结、归纳、笔者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的夸张。
写软文或是写报道,最重要的一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观察和理解事实。即使是报道,也是要有观点的,所以不论是软文还是报道,要想写好,都需要在对事实充分细致的观察和条例清晰的理解的基础上。软文和报道的差异就在于,报道的观点是相对公正的,而软文要更片面一些。
[…] This post was mentioned on Twitter by Tinyfool, 庄表伟, 猛禽, zphawang, 余晟 and others. 余晟 said: RT @tinyfool: RT @zhuangbiaowei: 新写了一篇Blog:《软文的最高境界》 http://www.zhuangbiaowei.com/blog/?p=359 […]
KPI不是强奸用户的理由。用户被强奸,何谈KPI?
正好在twitter上看到一条推: RT @erning: 我对为了完成KPI而采用非正常手法(即使还不是那么恶心)持反对态度 http://sinaurl.cn/hbzUil
这篇文章达到了软文的最高境界,呵呵。
首先你对软文的理解很片面,软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最短的时间尽可能的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因此你列举的那些例子恰恰就说明人家的软文虽然内容粗劣,但是也不失为好的软文,只不过不对你个人的胃口而已。
下面站在你的标准来分析这个问题:你做的再好再踏实,不宣传,不鼓吹,最开始还只是一小部分人关注,如果你站在原地等着别人来关注你,得花多长时间?但有了软文就不一样了,软文可以是正在关注你的人写,可以是你自己策划,好的软件也可以反映你的做事风格。舞台上没有了聚光灯,只有站在近处的人才能看见,所以必须得有聚光灯,而灯光效果则要看布置灯的人的水平了。很显然,光做不说,显然不是最高的软文境界,最高的境界是言行合一,你做的和你对别人宣传的一样棒,既要说也要做,显然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你自己都写了不少软文,不要否认啊,证据很多的。
我没有说不能写软文呀,而是好的软文背后,必须有事实支撑,否则就是虚的。
就算是虚的,人家能达到目的一样是好的软文,能把没有的吹得天花乱坠,还能吸引那么多人的眼球本身就是牛软文,不管你看不看得起,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那种软文,当然也是牛的,所以,我在谈最高境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