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
在知乎的回答:为什么盛大创新院多方出击,但真正给力的产品不多?
有很多人都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确犹豫过是不是要匿名回答,后来想想,还是实名吧,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实名上网的原则,不想因为问题的敏感而破坏。
1、创新本来就很难,在中国,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尤其困难。一个产品出来没多久。就会有很多的"专业评论家"出来指指点点,怎么看不到创新点啊,怎么跟某某国外的产品那么像啊,怎么不够给力啊?这样的专家,自己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吗?没有!典型的人物有,谢文、麦田。
2、 互联网产品,技术、产品、运营,是三大核心要素,缺一不可。能够在一个团队里同时配备三类顶尖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三者齐备,具体的产品领域,也可 能决定了一项产品,注定是慢热的,而不是指数增长的。但是,在风险投资人看来,慢热的项目是没有投资价值。而现在的互联网,恰恰是一批风投主导了话语权。 如果没有创新院这样的环境,很多项目根本就没有出生、成长的机会。比如我们团队现在正在做的一个开源项目托管社区,根本就没有任何赢利的目标与前景。如果 没有盛大创新院的支持,我们根本无法开始这个项目。
但是,这种项目有可能爆发式的增长吗?github有今日的风光,又是经过了多少年的打磨与积累呢?
3、创新,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批评的人来做。更需要理想远大,但同时脚踏实地的人来做。一项创新,在他刚刚诞生的时候,很可能是一点都不酷,一点都不给力的。
请问为什么你认为“在风险投资人看来,慢热的项目是没有投资价值”?你对“慢热”是怎么定义的?谢谢。
所谓慢热,就是增长缓慢,对于投资人而言,不容易脱手。
一项创新,在他刚刚诞生的时候,很可能是一点都不酷,一点都不给力的。=================================说的很好,确实不少好产品都是慢慢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