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12306相关的一些思考
铁路购票的12306网站,我也在上面购买过火车票,虽然的确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最终确实成功的买到了票,而且也顺利的坐上了火车。也许因为不是在春运期间购买的缘故,说实话,我对它的印象没有那么糟糕。
当然,如果我们看看网络上的新闻,搜索微博里的各种人对12306的批评、责骂与嘲讽…是的,他们做得糟透了。
但是,在我看来,痛骂他们的技术如何垃圾,并没有追踪到问题的本质,本文试着继续深入的追究下去。
一、不要外包
分布式系统的第一原则是:不要分布式!而外包系统的第一原则是:不要外包!前一句,有很多高人说过,后面这一句,是我杜撰的。而我之所以会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网络上有很多类似的观点,似乎是因为这次的外包开发没有找好,如果将这个活包给淘宝、支付包、京东、亚马逊之类的大型成熟电商来做,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这些成熟电商之所以成熟,恰恰是经过了长期的改进完善之后的结果,而且,一定是他们自己的开发团队完成的。另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想想苏宁易购吧。直接一点说,如果这事外包给淘宝来做,就算淘宝有人有时间也愿意接这个活,也肯定干不好。
为什么外包通常搞不好呢?因为他们不是自己人,他们没有跟着一个企业同步成长的体会。因为他们希望获得整理明白后的一本“需求汇总”,他们害怕反复不断变动的需求。当然,我这个观点,可能存在着某种偏见,但是,越是变动复杂,极其核心,影响巨大的系统,我都强烈的不建议交给外包来完成。
二、循序渐进
一个非常庞大的电商网站,都不是一天建成的,淘宝不是一天建成的,亚马逊、京东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怎么能够希望12306在第一次推出的时候,就能够支撑春运购票这样变态的需求呢?
为了限制需求,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办法:比如限制特定的班次(只卖高铁票、卧铺票、只卖从起点到终点的票等等)、比如网络购票加价,比如只在平时提供使用而不是在春运期间投入使用。总之,不需要一开始就服务所有的用户,选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先服务好,再循序渐进,逐步扩大服务的范围、提升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才是较为稳妥的办法。
三、排队系统
在12306网站推出之前,我们的购票体验同样糟糕,客观的说,只怕更糟。但是为什么反而没有什么人来骂呢?很多人在说,因为12306的用户体验做得不够好,但是我想要反其道而谈之。如果网站的用户体验能够像当初的实际购票一样差,只怕反而更加好一些。
回顾一下传统的购票流程吧:来到购票大厅,首先要选择一个窗口排队,运气不好的时候,自己选择的那一队恰恰是最慢的。经过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排队,我们来到了窗口前,遇到的是心烦意乱的售票员大妈,她们通常态度恶劣却动作迅速,到哪里?没有!卖完了!只有站票了,要不要?不要就换下一个!看清楚了吗?确认我就出票了。
窗口前的购票者,在身后巨大的目光压力之下,在面前不耐烦的语言压力之下,做着迅速的购买决定。这种购票体验,真的是太烂了。唯一的好处是:当我们拿到了那张纸片,就放下心来,肯定能回家了。
假设,我们一开始就把12306做成一个售票大厅的模式,总共就100个窗口,每个人都登录以后先排上10个小时的队,一旦排上了,轮到自己了,购票时间不会超过2分钟。那么,虽然是漫长的10小时的等待,却不需要时刻守在电脑前站着。这种体验,我想就足够了。
从12306的角度而言,完全可以将系统按照每个城市一个售票大厅的方式来部署,一开始假设只有100个窗口,人再多也是这么排着。等到系统稳定了,能力上去了,再慢慢的增加窗口的数量,缩短排队的时间。痛骂的人,将会少很多很多。原因很简单,不要一开始就给用户一个很高的期待值,然后再让他们失望,而是基于现状,小步快跑的做着改进。反而会有较好的效果。
这种做法,其实在网游行业是基本常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新增一组一组的服务器,以容纳更多的玩家,而不是一开始就放开让所有的人进来玩。宁可不让他们进来,也不是让他们进来以后,在游戏场景里玩排队的游戏。
四、代售机制
火车票代售网点,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我认为这个模式其实很不错,是一个分散客流提高效率的好办法。假设,我们不做12306的网站,而是开办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火车票代售网店,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假设,我们降低火车票代售点的准入门槛:交XX万押金,下载一个代售点客户端,自备电脑,自寻场地,自寻客源,自己去做生意。搞一个简单的审批流程,每年新增批准10万个个体户代售点。
这样的好处是:每个企业,每个公司,每个街道办事处,都可以自己申请成为一个代售网点,然后解决身边人购票的难题。在最大限度内,减少集中排队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审批流程可以控制代售点的数量,同时也就保证了系统的压力始终以可控的方式增长。
我在内心默默推理了一下,似乎是一个较为简单可行的办法。
五、抓大放小
说起用户体验糟糕,每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的说很多话。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言论:铁道部的官员,他们用12306吗?如果他们也用,难道不会更加促使12306网站更快的改进吗?
其实,从技术人员的角度而言,怕的就是大老板亲自抓用户体验。当然,比这个更加糟糕的,则是每个领导,都对用户体验,说三道四。
对于12306的改进,我想不必过于关注细节,追踪一些统计数据的变化情况就好。比如:平均购票等待时间;退票率与废票率;列车上座率等等。至于如何提高这些数据,领导们千万不要事无巨细的参与讨论,大家各自努力就好。有更多的事情得靠领导们努力:比如切实提高运力…
六、架构演进
在网络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很多给12306支招的方案,总之各种前卫,各种先进。但是,在我看来,越是复杂的系统,越是怕这种“革命”,哪怕过去的架构再不合理,也最好不要贸然引入过于激进的架构,在原有的架构下逐步演进,逐步扩展,逐步寻找小范围的、能够被改进的点来推进,才是较为合理的做法。
我能够看到的很多对于12306的批评,常常是一直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姿态,说实话,并不可取。就目前来看,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12306能够顶住压力,逐渐改进、完善,在3~5年之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一个普通的,日常必须使用的,生活服务类网站。
很理性地分析了12306,其实人们痛恨的是体制里的那一点灰色。
对一二三六条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