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

[知乎回答]阅读中国古书有什么作用?

作者 zhuangbiaowei

因为打算在知乎删掉多余的回答,所以在这边存档一下(立此存照,以作自警)。

 @南山子 作为一个青年学者,有一个很有趣的习惯,就是在被人反驳或者指出硬伤的时候,及时删除自己的答案。所以,我的这个回答,希望能够引发他把自己的这个答案也删除掉。。。嘿嘿


当然,我不打算骂他,只是想向其他的知乎朋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因为,在南山子的答案里,有一些非常糟糕,或者说危险的逻辑。

读一本书的作用,不是由这本书决定,而是由这本书所在的国家与民族决定的?
而且,不是由作者当时所在的时代与影响力决定的,却是由几百甚至几千年以后的那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决定的?
假设,再过几百年,中国的国际地位又上升了,是不是那些书,又有阅读的价值了呢?这种读书时的势利眼,不是很可笑吗?

无论中外的古籍,都有很多有价值的道理,无论是印度的四吠陀、摩奴法论和佛经、犹太人的圣经旧约和塔木德,都是值得一读的古书,怎么能说因为人家也有,所以我们的就没有价值呢?

当初薛涌写过一本书《论语研究》,我写了一篇书评《莫以成败论文化/文明——评薛涌《论语研究》庄表伟》,令我比较佩服的是,薛涌在自己的博客里全文贴出了这篇批评,我认为他这一点很棒!引用一下我的一个观点:

我想非常郑重其事的问一句薛涌先生,那伟大的雅典城邦,如今在哪里?抄一点薛先生肯定知道的历史吧:
公元前338年希腊地区的诸多城邦国家惨遭北方马其顿国入侵并逐一消灭,就此亡国。
公元前146年,希腊地区转被罗马帝国统治,罗马帝国分裂后,希腊地区继续被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统治。
公元1460年,奥斯曼土耳其(西逃的突厥)袭灭东罗马,于是希腊地区被土耳其统治。
直到1829,希腊人赶走土耳其人,在历时两千多年的亡国奴生涯之后,终于成功复国。
二战时又被德意所灭。
1944年复国至今。
请问,这样的一个雅典,这样的一个希腊,是失败,还是成功?按照薛涌先生是否愿意生活在那里的逻辑,那个雅典城,我起码有两千年的时间,不愿意在那里作亡国奴。而在中国,这个时间,要短到不超过两百年。请问,哪个文化,才是失败的文化?
在我看来,一个文明,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曾经在人类的思想领域,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一点来说,古希腊文明的成就,是完全毋庸置疑的。单以成败而论,不但狭隘,而且可笑,不但偏激,而且容易自相矛盾。

当南山子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已断根绝种,传下来的只是皮毛。” 我想他肯定已经忘记“文艺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那些古书,可不是一直不间断的传承下来的,相比中国文化的断层,西方文化曾经有着更大、更深、更久远的断层,对于这样的巨大断层视而不见,却断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已断根绝种。我想这位青年学者,还是学力不足啊!

最后要谈一下逻辑的问题,题主的问题是:“阅读中国古书有什么作用?”而南山子的回答,却是一个劲的偷换概念,我曾经在另一问题里,提过一个看法:

我想要说的,在知乎存在的两个问题:

  • 有太多的问题,题主都不会提问!要么大而无当,要么不知所云,要么根本就不是在提问,要么根本就是在寻求赞同!
  • 有太多的回答,答题者都不会回答!要么根本不看题,要么借题发挥、严重跑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为喷而喷!

而南山子的回答,就是典型的借题发挥,为喷而喷。他背后的逻辑是:因为中国的古书不是现代文明的根源,而要想了解现代文明,中国的古书没什么作用,所以读中国的古书没用。这样的逻辑,说得通吗?作为一个肯定学过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提出的“三段论”的青年学者,你的这个回答,符合三段论吗?

除了反驳南山子的观点,我还是应该有一些自己的观点的!否则,也算是跑题,而没有回答问题了,我怎么能够学他那样呢?

读书要想有收获,要看你会读不会读,如果不会读书,读死书,死读书,哪怕是古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照样读不懂,照样没收获。而读书要想有收获,首先就要放下成见,既不要跪着读,也不要蔑视着读,既不要尽信书,也不要只想着挑错。端正的态度,是读书的第一步,所谓正心、诚意是也。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正是读书、学习、做人的大道理。有这样的态度,读书自然会有收获,作用什么的,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读者自己。

再抄一段公案作为结束语:

1943年,徐复观请教熊十力应读何书。熊十力叫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他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不高兴地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不久,徐再见熊十力,说已经读完。熊十力问有什么心得?徐说了许多不太满意处。熊十力听完斥骂道:“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的第一要义是要用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去读书,要虚怀若谷,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先入为主,更不要抱有偏见。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修改后的新版本:

楼下@薛章 的这个回答:阅读中国古书有什么作用? 才是真正的正面回答,我的答案,也是跑题歪楼的,打算借Top1的位置,帮楼下的好答案打个广告,自己的那些回答,纯攻击的言辞,自我反省之后也决定删除,只剩下一些核心论点:

  • 我认为,询问读书、读古书是否有作用,是一种奇怪的心态,书的用处,是自己读出来的。垃圾书,还能作为反面教材呢。
  • 读中国的古书,大有好处,但是未必是一些功利主义的好处。
  • 我自己读书,仅仅是从兴趣出发,无论古今中外,也不讲究先后次序,可以说是乱读书,不求甚解的类型。也因此读过一些古书,不敢说全面理解,但却总有些所得。断言他人读了无用,我以为太过武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