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

[知乎]如何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作者 zhuangbiaowei

那么多赞的一楼在说什么?

下面开始回答问题:
1.我理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实,这句话可以有无数种理解,各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说同意还是不同意。所以,在说我的评价之前,首要要表明我的理解。

所谓中学,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产生的学问。
所谓西学,就是为了解决西方的问题,而产生的学问。

到了清末民初,直到全球化越来越不可阻挡的今天,中国所遇到的太多问题,几乎都是全新的,而且:大多数可以在之前几十年的西方历史中,找到类似的案例。从某种角度而言,西学在提前解决一些中国正在或者将要遇到的问题。
因此,近代和现代,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越来越多的参考西学。
但是,中国的具体情况,毕竟有所不同,仅仅把西学的东西拿来就打算派用处,只怕要出问题。一方面是罔顾了过去已经有过的种种尝试,另一方面是小看了中国问题的复杂度。

因此,在清末时,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质上还是一种主次之分,背后的逻辑是:大多数问题,还是没有超出中学的范畴。少数新生的问题,不妨参考一下西学。

到 了现在,如果再执着于这种主次之分,往往会偏差甚远。关键问题,在于传统的中学,在现代化之后的各个方面,几乎毫无经验。再加上从新文化运动开始,逐渐剧 烈起来的文化割断运动,使得传统中学在新时代,甚至没有实践的机会。如果现在还是中学为体,只怕会出大毛病(因为懂得中学,会用中学的人,都不多了。)

2.我对这八个字的评价。

总体而言,在这八个字当初提出之时,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到了现代,则已经早就过时了。

3. 多说两句:
一楼的成长,虽然话说得语无伦次,却给阅读者带来很多启发。因此:我会反对加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