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5日

[下载]春秋研究电子书籍八种

作者 zhuangbiaowei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90.pdf

杨伯峻(1909~1990) 
语言学家。原名杨德崇,湖南省长沙市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历任中学教员、冯玉祥将军研究室成员、广东中山大学讲师、湖南《民主报》社社长、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秘书处处长、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兰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华书局编辑、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方面。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研究方面,他著有《中国文法语文通解》(商务印书馆,1936年)、《文言语法》(北京出版社,1956年)、《文言文法》(中华书局,1963年)、《文言虚词》(中华书局,1965年)、《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0年)、《春秋左传词典》(合作,中华书局,1985年)等。其中《中国文法语文通解》一书,重点讨论了虚词。全书共12章,把古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综合起来进行分类排比,旨在弄清楚虚词的历史情况,以便更好地运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书中对每个虚词说明词性,分析用法,并配有丰富的例句。在材料的取舍上,书中既有上古的语言材料,也有近代和现代的材料;既包括书面语的材料,也包括口语的实例,开始接触到汉语语法的历史研究。该书促进了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分野,成为当时的代表性作品。《文言语法》一书是另外一部古汉语语法著作。共分3编:上编先交代文言语法的含义及编写该书的目的,然后概述词法与句法;中编分别讲述各种词类,其中提出了“小品词”的概念。下编是句法的分析研究。是中学语文教学和阅读古汉语作品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在古籍的整理、注释和译注方面,著有《列子集解》(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等。其中以《论语译注》一书影响最大,曾被香港、台湾翻印,日本的两所大学用做教材。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的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这几本译注,成为古汉语教学与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此外,他还著有《破音考略》(《国文周刊》1948年第74期)等论文。


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djvu

顾颉刚讲授 刘起釬笔记. 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 巴蜀书社, 1988


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djvu

《春秋左传研究》童书业撰,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十月初版。386页。该书是一本专着。全书包括《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扎记》两大部分。书中以扎记的形式,对春秋左传中有关古代传说、西周春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通过考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结论,特别是对于古代地理和西周春秋宗法、世族制度的考订,尤为精辟。〈读秀〉
本书是童书业(1908-1968)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以《左传》为核心,结合有关典籍及铭文,从考证史料入手,运用唯物史观,探讨春秋史、西周史和上古历史,被顾颉刚誉为“二十世纪的一部名著”。


《春秋》经传研究_赵生群.pdf

赵生群,1957年2月生,江苏宜兴人,师从徐复先生。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与信息学系主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典文献学”奖学金评委、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

本书是关于《春秋》经和左氏传的研究的总结性的著作。关于千百年来聚讼未决的众多学术问题,作者一一详加剖析,折衷其说,可谓《春秋》经传研究的阶段性著作。


戴君仁 等著:春秋三傳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 1982).djvu

<缺介绍>


春秋三传综合研究.pdf

浦卫忠著,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


熊逸-作为观念史的历史:对《春秋·隐公元年》的个案分析-定稿.doc

作者: 熊逸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335650/

春秋大义-200712修订版.pdf
作者: 熊逸
副标题: 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6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