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4日
和菜头的逻辑
和菜头最近的两篇blog,颇有意思,值得对比阅读:《五一去家乐福购物》and《别忘了我们》
在前一篇里,和老师的意思很明确:“在法国的家乐福门口,那么可以说是强有力。在中国的家乐福,估计在新浪头条上很强有力。”也许可以翻译为:“有本事你们出国闹去,在国内搞,算个啥事呢?”
在后一篇里,和老师的意思也很明确:“中国有多强大,你们在外面多有面子,很大程度上是靠留在国内的国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终生没有机会踏出国门。是他们挺起了这个国家,是他们在为这个国家默默工作,甚至根本不懂得怎么上网。无视同胞的苦难,却要分享荣耀,天下哪里有这种道理?”,也许可以翻译为:“有本事你们回来闹呀,在国外搞,算个啥事呢?”
总之,和老师一根杀威棒,横扫全球,无论内外,厉害得很啊。
有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叫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简单的说,就是你得知道好歹,别不分是非的在那里摆出一副冷静的样子来。那叫做不知好歹。
引用一句傅真的话作为结束吧:“爱国有很多方式,可是冷眼不算!”
居然从那篇blog的留言里发现了老庄自己见了空间,恭喜恭喜~~
谢谢了。
呵呵,自己有个地盘,还是很重要的。
爱国有很多方式,可是冷眼不算。
这句话带有很强烈的个人倾向,不说也罢。个人有选择爱国方式的自由,有的人选择冷眼旁观,有的人喜欢激情洋溢,你不能说他冷眼旁观就意味着不爱国。这种潜在危险使得让许多不假思考的同学们一时之间选择站在了爱国的前线。这也不是不可以。个人选择自由,问题是自由后面不是你用完后,擦擦屁股就可以走人了,你得为它负责。
问题核心在这里。爱国,你得为自己的表达方式负责。
解释一下我眼中的冷眼:
站在人群后面,冷嘲热讽。人家做的任何事,都是可以批评的,所以,他总归正确。
就像和老师,无论你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是躲不了他的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