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将中文菜名按材料和做法翻译为外文是否恰当?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63807/answer/13871757
我的观点如下:
不明白怎么会邀请我,明显我的资格不够啊~~
随便从一个中国食客的角度来说说吧:
1. 我们去餐馆,是去吃饭,之所以去不同的餐馆,自然是想体会各种不同的口味。打开菜单,挑挑选选,是第一步。
2. 现在的菜单,纯文字的已经极少。图片(最好是彩图),中文菜名,英文菜名,标识主要食材,辣度提示,等等等等,才构成一个菜的完整介绍。
3. 点菜的选择,取决于几个因素:口味(酸、辣、甜);主食材(牛肉、猪肉、蔬菜);照片(是不是好看);菜名(有趣、口彩);那种无法帮助选择的菜名,或者无法引起联想的菜名,就是失败的菜名。
4. 菜名的另一个好处是,下次再来吃时再点一个。因为上次留下了美好的回味,这回想着再点。那么,菜名是不是方便记忆,就很有讲究。所以我不同意@冷景旭 的观点,那种直接音译的菜名,是不方便外国人记忆的,哪怕有几个特别出名的,可以记住,大多数记不住。难道每次都让人家点“ma po dou fu”?
5. 说个笑话,虽然“fuck goods”绝对是错误的翻译,但是很有可能增加菜的销量。说到底,菜名翻译成什么将有助于销售,对饭店来说才是有意义的问题。文化什么的,真的不用多考虑。
附言:
@冷景旭 说:对菜的介绍部分附加一些中国文化的内容,那么这个菜单会显得更有深度,更加出彩,起码在外国人等菜的时候有个东西可以读一下。
我觉得也是想当然了,人家是来吃饭的,不是来上课的。
后来, @冷景旭 又回复了我的回答:
谢谢你的建议。无法帮助选择的菜名就是失败的菜名,那么,对于外国人的话,菜单上的中文是否也算无法帮助选择的内容呢?
我的这个想法也不是完全为了文化,而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就像在国内一些法餐菜馆一样,很多菜单菜名是中法双语的。法语部分其实不是为了方便客人,而是为了菜单的点缀。
而且像菲力牛排,西冷牛排这样的菜名,他们都是按发音来写的。似乎中国人接受能力挺强的。2年前,在比利时的一家高档的中餐厅,我遇到了一份异常精美的菜单,像一本书一样。他开头一页是对中国的介绍,后面则是每页一道菜,附上中文菜名,图片,发音,以及对菜的介绍。
我觉得这样一份制作异常精美的菜单实在让我惊艳万分。点完菜后,我还请求把菜单留下,让我多读一下。
这是我为什么会说「对菜的介绍部分附加一些中国文化的内容,那么这个菜单会显得更有深度,更加出彩,起码在外国人等菜的时候有个东西可以读一下。 」
我的回答是:
说实话,你的想法并不错,只是不能推广。有一两家这样的饭店,当然好,要是都这样,也不现实啊。
你举的例子,都是个案,比如寿司,比如西冷牛排,比如麻婆豆腐。但是,中国菜那么多,都这样音译,哪个老外吃得消?
解释一下饭店里菜名的中文,那是为了在国外上中餐馆的中国人看的吧。难道老外都认识中文?
再说说你的惊艳万分,很有可能因为你是个中国人,才那么惊艳。也因为那是个高档餐厅,他们才玩得起。
参考 @冷景旭 的完整观点: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63807/answer/1385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