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知乎问答]你的历史观是怎么样的?

作者 zhuangbiaowei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76229/answer/15823674

自问自答,正好借此机会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可以将这个问题,分解一下:

  1. 历史是什么?
  2. 我们如何了解过去的历史?
  3. 了解、学习、研究历史,有何意义?

1. 历史是什么?
在我看来,历史并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客观存在过的过去。这是历史的第一层含义,也是其最根本的含义。没有客观存在过的过去,其后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其次,历史是由各种史料汇集而成的综合。包括书籍、包括文物、包括各种能够帮助我们追寻过去真相的事物。但是,在这些史料中,存在两种偏差,一种是因为时间而造成的证据缺失,这是一种无奈。另一种是因为某种主观原因而臆造的内容,这是一种无耻。

再 次,历史是我们个人(作为阅读者)所留下的印象。我们或者认真求索,或者道听途说,或者正儿八经的去看史料,或者坐在沙发上看穿越YY电视剧。总之,都会 逐步的形成对于过去的各种看法。这些看法,就是我们眼中的历史。当然,大多数人停留在道听途说与教科书/电视剧的灌输之下,再无寸进。

2. 我们如何去了解过去的历史?
这是一门方法论的学问,说起来那简直就可以开一门史学方法学的课了。

简单而言,就是要有追求。不要停留在肤浅的表象上。不要轻信,不要盲从,不要太幼稚。当然,另一方面,过度怀疑,啥也不信,疑古过甚,也不妥当。研究历史,我非常、非常推荐,首先阅读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前言中,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之后的四条。这是起码的史学态度。

其次是要讲逻辑,有比较,就能够有鉴别,各种证据排列起来,通过讲逻辑,讲证据,就能够把最不可信的结论排除掉。越是以专业的方法,去探究历史,就越是能够体味到历史的妙处。而那些喜欢道听途说野史逸闻的朋友,其实倒不妨找些小说来读。

再次是存疑,没有人能够完全确信的掌握过去的历史,很多事情都只能存疑。信心满满,甚至拒绝承认某些可能性,就陷入某种固执的状况了。

3. 了解、学习、研究历史,有何意义?
首先是对人、对事,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往往会以神奇的形式,在未来再次重演。过去存在过的人物,那些活生生的人性与抉择,今人也无非是在此瓮中。读史可以识人,读史可以明事,总之大有益处。

其次是找到自我定位,我、我所在的时代、我所扮演的角色,在历史的眼光看来,处于何种位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读史而能自我反省,自我对照,则益处更大。

再次是有助于治国,这个是中国史学的传统观点,这里就不展开了。多说一句的是,有很多呆头鹅一类的读书人,自以为熟读经史,就敢放言治国之道,也是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