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程序员与政治

作者 zhuangbiaowei

零、缘起

这个话题很大,但是又不得不谈,原本大多数程序员,都是完全与政治绝缘的人,现在,政治却迎面撞了上来,不谈都不行了。

最近发生的,与程序员相关的,最大的一件事情,与github有关,github被GFW封锁了,后来李开复老师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抗议,目前又恢复了。
李开复微博抗议封锁GitHub

另一件事情,是有人发起了一个呼吁:People who help internet censorship, builders of Great Firewall in China for example, should be denied entry to the U.S.。在这个呼吁中,又包含了一个github的gist的link,列出了一些与GFW相关的人名与信息。又一次引发了大量的争论。

最直接的一个争论,来自@左耳朵耗子 与@范凯robbin 。首先争论在twitter上发生,又在新浪微博上发展,最后在知乎上形成了一个大讨论《有关 github 问题 @左耳朵耗子 和 @范凯robbin 的争论大家有什么看法?》我的这篇blog,也打算最终写成以后,贴到知乎去,那里算是一个不错的深入讨论问题的地方。

一、界定

所谓政治,就是众人之事。一件事情,如果与众人的利害相关,大家都有权力参与讨论,这就是政治讨论与政治权力的根源。对于程序员而言,能够自由的、不受阻碍的访问互联网,尤其是google、sourceforge、github、stackoverflow这样的技术网站,就是程序员的权利所在。从这个简单的逻辑出发,我们可以确定:GFW如果封锁了Github这样的网站,损害了所有程序员的利益。

针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作为受损的一方,可以做些什么,也许能够争取回自己的权利,对于这样的行为取舍与争论,就构成了目前政治讨论的核心话题。

简单说:我们可以画一个九宫格,来做分析:

利人 未知 损人
利己 双赢 争论 共诛
未知 赞扬 争论 痛骂
损己 烈士 争论 蠢货

其中,对于某些行为是否能够利人,存在未知或者争议的情况,这种事情,往往是争论的焦点,但是,如果能够肯定是利己的情况下,争论会小很多(大多都会被骂,少部分人会说说公道话)。最容易争议的情况,就是肯定损己或者至少不利己,却不能判断是否对众人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争论是最严重的。这一次的gist上张贴GFW参与者的行为,就是处于这种情况,所以争论也尤其剧烈。

二、分析

要谈到我自己的观点,首先需要分析的是这个行为本身,是不是对于程序员有利。我的看法是:长期可能有利,短期可能不利。

先说为何长期可能有利:参与开发、部署、实施GFW,就是作恶,这个大家都应该同意。既然作恶,总应该付出某种代价。换言之,如果,作恶者需要冒着付出代价的风险,那么,他们的行为也许会有所收敛,至少参与者会越来越少。再次,我还想呼吁,如果各位IT从业者,只要手中有一点点的人事权力,就绝对不要放一个GFW参与者加入自己的公司。各位拥有话语权的朋友,只要了解到一点点相关的事情,就对人对事口诛笔伐。总之,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给这些人制造实质的损害,使得他们从道义上羞愧,从利益上受损,这才是应做之事。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在微博上@韩伟力 老师站出来主动的撇清自己,希望大家相信他没有为GFW做出过直接贡献,我想,至少他已经意识到参与GFW是一件可能使自己利益受损的事情,这就是效果。希望这样的效果,越来越大。

再说为何短期可能不利:是的,因此Github可能更快的被GFW封锁。使得大多数程序员访问Github产生困难。这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全体程序员的利益都可能因此受损。

再其次,说说为何两个判断,都仅仅是可能:咱们自己的GFW的事情,居然去指望美国政府能够帮助我们,这是不靠谱之一;一群人冲过去注册账号然后投票,难免会被人看做刷票(虽然我也干了),这是不靠谱之二;在Gist上列了区区三个人,还有一个只是疑似,既不全面又不准确,这是不靠谱之三;禁止进入美国,究竟算作什么样的惩罚?一方面太飘渺,一方面也太轻,这是不靠谱之四。因此,所谓的长期有利,仅仅是一种可能。

说说一些往事,SourceForge被封,因为曾经有一个软件叫做FreeGate放在上面。FreeBSD被封,因为他的项目名称里有free。Python网站被封,因为版本号出现了6.4。vim.org被封,我至今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RubyGems.org被封过,我也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还有很多很多的网站被封,是由于各种各样奇怪的原因,有些我们能够猜出来,有些我们至今依然猜不出来。

另外一些反例是:维基百科曾经被封却目前健在,以下词条现在可以自由的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审查防火长城方滨兴。事实上,维基百科也曾经有过严格自我审查的一个历史阶段,我曾经在维基百科中文创建过一个“蒙古问题”的词条,后来他们自己删除了。但是,即使如此,再后来维基百科依然被封,无法幸免。再后来,维基百科的解封,又是很多很多的幕后英雄的努力,这个现状,有趣的说明了一些问题。

自我审查未必能够幸免于难,坚持独立与中立,却能够维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Github上这条小小的gist,未必会导致Github被封,不必大惊小怪。

三、我的观点

1. 讨论问题,尽可能以理服人,对事不对人。范凯在知乎的回答,至少前三条我是同意的,第四条我有所保留,第五条我也基本同意。但是,在他twitter上被人截屏的爆粗口言论,我是完全不能同意的。

2. 在那个gist上,以各种粗口痛骂范凯的人,我也非常反感。

3. 在中国古代,有连坐的法律,仅仅因为某人是我的邻居,我就可能被抓取砍头。后来,法律有所进步,不再牵连无关的邻居,只是诛杀同族同宗的亲戚。再后来,法律继续进步,只判当事人的罪行,不再牵涉他人。而现在GFW的做法,极其恶劣,因为他在针对少数人的行为做出处罚所有人的封锁。更加恶劣的是,他没有任何的成文法,告诉公众,何种行为,就会导致某某网站被封锁。这完全是一种:以无差别、无理由的惩罚构成的政治恐怖!面对这样的政治恐怖,我们应该意识到,它比当年的连坐,要恶劣无数倍,也要荒谬无数倍!

令人不解的是,面对这样荒谬的恐怖,很多人却开始了自我反省、自我审查与自我阉割。我想,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4. 鲁迅有一篇著名的讽刺小说,在百度百科上,就能够看到。《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推荐一读。

5. 在评价@ghosTM55 的一条微博时,@lidaobing 说了一句我非常同意的话:自我审查会降低审查成本,让审查的均衡点往审查方移动,进一步压缩被审查方的利益。我想再补充一句:自我审查也就罢了,逼使别人同样做自我审查,甚至痛骂不愿意自我审查的人,我认为已经大大的超过了明哲保身的底线。但是,我必须申明一点,我并不认为范凯是出于明哲保身的原因而发布那些言论,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真的是出于大多数程序员的利益,而义愤填膺的发言的。

6. 最后谈一点感想,因为这个事件中的很多人,都是我的朋友,我只能感叹,有太多人在政治方面,缺乏基本的常识与素养啊。抄一句自己在微博上的观点作为结束吧:有分歧的地方,却能够学会各自客客气气的将观点表达清楚,也是政治素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