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

【知乎回答】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

作者 zhuangbiaowei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

  • 首先界定一下,何谓思维框架。

人的思维,用来干什么?用来解决各种问题!对已经存在的问题,需要有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于尚未被他人发现的问题,则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问题确立,需要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分析与解决问题,细分下来,实在太多可以说道,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无论是发现理解分析还是解决问题,都追求两个目标:时效性、有效性。做不到前者,就会百思不得其解;做不到后者,就是胡思乱想。而思维框架,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提高思维的效率,提高思维的效力。既不会每次都从头想起,浪费太多的时间;也不会想得再多,却没有啥有效的结论。
所以,思维框架最大的两个特征,是脉络与边界。脉络就是在思考时,由此而及彼,顺着就下去了。边界就是在思考时,不会考虑太多不可能的选项。有脉络,有边界,就能够更快的得出有效的思考结论。

  • 其次,谈谈如何建立这样的思维框架。

既然要建立的是脉络与边界,那么留心搜集整理事物、理论、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地图思维,就非常重要。之前我回答过一个问题:对你职业生涯帮助最大的习惯是什么?它是如何帮助你的?
我的答案就是:建立地图思维。
至于边界,往往来自于经验的积累。或者自己犯过错,知道以后不能往那个方向去。或者愿意接受前辈的经验传承,知道某些禁区不能擅闯。
整理思路,举一反三;积累经验,不再犯错。渐渐的,思维框架也就建立起来了。

  • 最后,谈谈如何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框架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思维框架,那就是浆糊脑袋。如果始终执着于自己的思维框架,那也是榆木脑袋。无论是浆糊还是榆木,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要避免迷信。举个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为了太平洋战场的利益,于1943年占领了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个岛上有一些土著的原始部落,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之前,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来的文明,只困守一岛,每天伴随着蓝天、海鸥和无尽的波涛,岛上的居民一直生活得比较艰苦。
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以后,一下子带来了那么发达的科学技术,土著人看见:轰轰飞行的飞机降落在新修的简易机场上,运来了人量的物资。尤使土著 人感兴趣的是,飞机运来了各种食物,使那些穿着稀奇古怪服装的人,每天几乎不用劳动就能吃上那样好的食品。他们觉得,所有的奥妙都来自那些飞机,飞机可以 自动生产出各种食物,就像神话中的“聚宝盆”,好东西一个劲地往外搬,就是搬不完。
但是没过多久,由于战略上的原因,美军放弃了这个小岛。土著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那些“神人”坐着飞机,消失在茫茫的蓝天碧海之间。这个小岛 很快被现代文明遗忘了,再没有人去注意它的存在。然而,这个小岛及岛上的原始土著居民却永远也忘不了现代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深刻印象。
过了几十年,当一支考察队登上这个小岛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情景使他们大为惊讶:这些岛上的居民竟然凭着记忆力,用草木扎成了一个飞机模型, 并在这个飞机模型前修了一条像飞机跑道一样的道路。不仅如此,这些居民每年还在飞机模型旁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眼巴巴盼着那些驾着飞机的“神”能再一 次光临小岛。无疑,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及飞机都成了小岛居民心目中的“神”和“神器”。那些年老的人,每当祭祀时,就会向年轻的一辈讲述这样一个“神 话”:某年有一些神人,骑着飞龙,来到了这个岛上………

建立思维的边界,要避免井绳效应。这个就不必举例子了吧。总之,建立思维的边界非常重要,突破思维的边界,更加重要。尤其重要的是:次序不要颠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