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8日

KPI,该死的KPI!

作者 zhuangbiaowei

打算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了一篇同名的文章《该死的KPI》,已经表达得非常透彻了。那么,我只能换一个角度,来讨论KPI的问题了。

一、以医生看病做一个类比

想当年,医学还不发达,医生只能“望闻问切”,然后就开方抓药。到了现在,医学检查越来越强大,我们到了医院,医生往往二话不说,就开始开一堆的化验单,让我们去做化验。不看到化验单上的数据,医生都不知道跟我说什么。等到看到了单子,医生一下子就神气起来了,白细胞比较高,你可能有一些bla…bla…,再看你的淋巴细胞偏少,所以bla…bla…,有了这么一组数据,医生就敢开药了。

这样的看病科学吗?看起来很科学啊!他们都是用科学仪器化验出结果的,所谓的数据偏高偏低,也是根据科学规律统计出来的,所以,他们那个当然是科学。

但是,对症下药呢?因人而异呢?根据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具体病例具体分析呢?这些东西,还有多少医生讲究呢?

其实,这篇文章不是在对现在的医生进行吐槽,一个本硕连读的临床医学毕业生,至少已经读了7年的医学专业了。等到他能够给我们看病时,已经将近10年过去了。而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在管理领域积累的经验,所接受的专业训练,却少得可怜。当他们开始借助KPI为工具,来进行管理时,往往会做出很多想当然的决策。

就好比一个一窍不通的医生,只听说过白细胞一种指标,就敢给病人开药一样危险。

二、KPI为何成为很多企业都愿意采纳的管理工具?

1. 管理领域的研究,远远不如医学领域成熟,还有许许多多的奇谈怪论,偏方灵药,在市面上流传。没看到在机场反复循环播放的那些大师的演讲吗?那些都是流毒!

2. 管理者的能力,进入瓶颈期。管理非常复杂,非常困难。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者会发现自己忙不过来,看不过来,管不过来。间接管理、分级管理,势在必行。由于不可能深入的了解企业内的所有问题,只能了解一个大概,一个摘要。又由于仅仅依靠文字的描述,太容易被下面的人做手脚,所以必须依靠那些不容易篡改,容易被复杂的数据,来表达。因此,当你用KPI管理公司时,你获得了一种虚幻的,一切尽在掌握的满足感。

3. 企业总要建立某种奖惩的制度,如果没有KPI,那么更加有可能变成老板的一时兴起就滥施赏罚。更糟糕的甚至是那些最后奉迎拍马的人,获得了奖励。

三、为何KPI通常弊大于利?

1. 一组指标体系,永远无法反应企业运作的全貌。各位老板们排着自己的脑袋,或者外面来的管理顾问给出的“基于丰富经验的建议”,通常的不够靠谱。

2. 因为KPI会与一个人(或者一组人)的实际利益挂钩(当然,这是KPI施行的初始目标),所以,员工一定会选择趋利避害的“正确策略”!再与上一条原因配合,员工的努力追求,将会导致企业的“异常发展”。

3. 因为KPI的假设(企业内的所有人,一定有好有坏),所以通过一组数据,我们可以把好的与坏的,都识别出来。所以,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好,与各自不同的坏,这个事实被忽略了。总体而言,在实施KPI之后,一定会有人,遭遇不公正的评判,士气下降,进而离开。虽然:末尾淘汰,也是一些老板想当然的目标。

四、游戏式管理与经验值

我曾经在一家施行游戏式管理的公司工作过。简单介绍两句: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经验值,每天上班能够增加经验值,完成某个项目,能够增加项目经验值,经验值达到某个级别,就自动的升职加薪。

怎么评价呢?这个管理体系,彻底错了!

从网络游戏,得到灵感,引入企业管理领域,最大的一个假设错误是,投入与产出搞反了。在网络游戏领域,玩家投入时间,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自己的金钱,在游戏的世界里不断成长,获得经验值与等级提升。而在企业中,员工投入的时间与经历,换得经验值提升之后,能够得到收入的增长。

再直白一点:在网络游戏,用户投入的是真金白银,收入的是虚拟的数值;而在工作中,员工投入的是时间精力,收入的却是真金白银。

在网络游戏运营的领域,网游企业的目标是:诱使玩家投入越来越多的真金白银(这是最容易量化的东西),付出的却是虚拟的经验值与道具(所以这个生意极其赚钱)。

而在企业管理领域,公司的目标是:诱使玩家投入各种难以量化的工作量(这个太容易忽悠老板了),付出的却是真金白银的工资奖金(所以老板会花很多很多的冤枉钱)。

五、总结陈词

1. 数据是有价值的,但是数据的价值决不能被高估。

2. 各种数据都是衡量工作与业绩的参考,但决不能直接与员工的利益挂钩。

3. 管理永远是复杂的工作,决不要患上KPI依赖症,而不去了解一个企业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