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
[知乎]有没有一句深刻的话改变了你,并让你一直付诸实践至今?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开篇的一段话,改变了我的历史观。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 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至于他在《人生十论》中的一篇《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则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原文太长,不再抄了,谈一点感想:人皆有一死,怕也无用。追求长生固然虚妄,期待天国、莲池,又何尝不是虚妄。儒家的道理很简单,人若能时时做到无愧于心,自然时时都不用怕死,时时都能尽到自己的职责,自然时时都算得上人格已经完成。
因此,我想钱穆先生,可以算作我最重要的导师!
[…] 至于为何喜欢国学,自然是深受钱穆的影响,参见我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 有没有一句深刻的话改变了你,并让你一直付诸实践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