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
[知乎]如何分析问题?可以有哪些特殊的分析角度?
谢邀,看了排名靠前的几位朋友的答案,发现与我的答题思路并不重复,正好可以补充一些,供大家参考。
我的分析、思考模式,往往非常形式化,今天如果没有发现这个邀请,我之前也正在构思一篇 blog,大概的标题是:《基于图表的思维模式》。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制作各种图报以便展示或者汇报,这种制作 PPT、编写 Word 的过程,也是一种分析、思考的过程。
在与同事一起讨论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常常会在白板上画各种图,或者各种表,以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与探讨。
作为一个程序员,UML 是基本功,而 UML,也是图。
有那么多种图,那么多种表,每一种都是思考的工具,也是表达的工具。所以,我的思考,往往会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这个问题,适合用什么图来分析?」
常常我会选择脑图,作为初步的分析工具,把各种零散的点,分类、归纳、整理称为一个层层展开的图。
脑图很可能仅仅是个开始,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进一步分析。比如:基于纵横坐标的分类图。
当我们需要做多种因素的比较时,文字描述的表格,或者雷达图,就是比较好的方式:
当我们需要分析一个问题的各种原因时,鱼骨图是一个好的选择:
值得提及的图表实在太多,流程图,活动图,CheckList,TodoList,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四象限分析等等等,未免被人批评「掉书袋」,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总结陈词:图表可以帮助你思考,但是你得是图表的主人,你要有能力选中最合适的图表,而不是搞一堆花里胡哨、形式主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