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一个背景申告,我没有在腾讯干过,却在盛大工作了3年。在盛大的文化氛围里,对于腾讯和百度,是绝对鄙视的。一个抄袭,一个盗版,都不是什么好事情。那时候,百度搜索也不用,QQ也不用。
等到从盛大出来以后,再加上逐步的重新开始用QQ,用微信,甚至有时候也用百度的搜索、知道、贴吧。观念也逐步在修正,当然,所有的这些修正,都不如我看到的这三篇文章,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
一、实在,真的很实在
无论是马化腾还是刘炽平,讲话都非常的实在。有问题,就说问题;有思考,就谈自己的思考;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反思,他们的担忧,他们的目标,都非常非常的实在。
说句大白话,这种领导,跟起来不累。因为他们不会玩那种云山雾罩的技巧,也不会喊那种激动人心的口号,有事就说事,有理就讲理,很简单。
二、反思,真的在反思
他 们毫不避讳的谈论搜索的失败,谈论电子商务的失败。并且做出了精彩的总结:「打败微信的肯定不会是微信,肯定是另外更好玩的,就是它用掉了你的所有时 间」,那些被打败的产品,一定不是被一个同质化的产品打败的,一定是被另一个似乎完全不同的东西打败的。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用户时间的敏感,非常到位。
因为,所有的互联网产品,其实都是竞争对手,他们争夺的,无非是用户的时间。
三、危机,真的有危机
腾讯的高管真的非常有警觉,1000亿美金的市值,绝不仅仅是一种成就,非常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辉煌」。所以他们才在团队的内部反复的强调危机意识。
我们在外面替他们鼓掌:好啊,居安思危啊!
不是的!他们不是在居安思危,而是真的在「居危思危」。
四、人心,最难还是人心
腾讯达到了如今的成就,人心会变化,会骄、会懒、会自满、会迟钝。事实上,任何一个大公司,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经过了高速成长期,当年的小伙伴,如今都成了高管。他们也没有犯什么大错,只是当年的拼劲没有了。
即使是腾讯,我发现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也无非是「呼唤激情、教育干部」。
但是说句实在话,任何这种诉诸人心的手段,都治不了大公司病。
五、不懂,他们也看不懂
其实这是他们实在的表现。不像那些夸夸其谈的 VC,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他们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其实看不太懂。他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总结,最后发现:实在不行,只能去找90后、00后去了解真相。
我想,在互联网这个行业,他们也应该做好及时退休的准备吧。
ps: 正好在知乎看到了另一个问题
李世默这厮在最后说到:「我是做风险投资的,长于预测。因此,不做几个预测就结束今天的讨论似乎不妥。以下是我的三个预测……」
我当时就忍不住大大的「呸」了一下!一个赌徒,也好意思称自己「长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