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年多前沸沸扬扬的12306NG开源项目?现在是失败了吗?如果是失败了,能从中获得什么教训?在以上的这个回答里,我说了一段话:
那个基于 GitLab 二次开发,界面搞得很像 Github 的 CSDN Code,最大的创新,就是在每个项目主页下面,都加了一个评论区,一堆人在那里说:「好厉害啊!」、「加油!」
而原版的 Github,则根本没有这种东西。
我写这篇文章就想仔细聊聊:为何CSDN的「创新」是错误的?
何谓Social Coding?
自从有了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似乎任何网站,都想跟社交搭上关系。但是,一个开源项目托管的社区,应该如何社交呢?
Github给出的答案很简单,Social是为了促进Coding。换言之,如果某种社交行为,对于促进更多更好的Coding,没有帮助,那么这种社交行为就是没有价值的。
在Github上,每个Repo上都有一个star,类似于微博的点赞。这对于开源项目的作者,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更重要的一点,通过简单的点赞,Github可以统计Repo受欢迎的程度,以方便挑选项目的用户参考。
当你对项目有些疑问,你可以提交一个issue,自然会引起项目成员的关注,然后围绕实质性的问题,展开有效的讨论。
而在CSDN Code,搞了一个类似BBS的评论区,结果呢?一堆对于Coding并无兴趣的人,跑过来喊加油。没有仔细读过代码的人,就来喊看不懂啊,不明觉厉啊。还有遇到问题的家伙,不去提交Issue,也到评论区里来抱怨,不能用啊,怎么办啊?
然后的,点赞的人少得可怜,提交issue的人少得可怜,更不要说fork与pull request了。
这样的热闹与社交,毫无意义,因为对开源项目没有帮助。
对国内做开源托管平台的朋友喊两句:
在国内要做成开源社区,真的很难很难,因为愿意实际为开源项目写代码的人,太少太少了。开源项目托管,注定是慢热的项目,但是还是千万不要去追求热闹,不要去「凑热闹」,更不要去「制造热闹」。
PS:
下面这个地址,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过去看看,小心闪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