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知乎专栏–思考IT]原来,我注定就是个搞 IT 的

作者 zhuangbiaowei

这 不是一本小说,但是我几乎就是一口气把它给读完的。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非常非常的吸引我,由信息的历史,贯穿起来的语言学、符号学、逻辑学、词典编纂 学、数学、软件编程、无线电、电报、通信与信息论、密码学、控制论、热力学、物理学、基因理论、乃至最新出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 Web2.0 …

这些都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原来, 我注定就是个搞 IT 的。

这是一本非常宏大的书,同时又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宏大的历史场景与有趣的历史细节,被巧妙的交织在一起,读来颇令人感到兴趣盎然。

举个例子:

非洲的鼓语,是什么原理?外国人很难明白,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平上去入的声调变化,但是中国人应该一听就能明白了。我们小时候常常玩的一个游戏:发出一连串「一姨以易」的四声,让别人去猜我说的内容。而聪明的非洲人,将声调用鼓声来表达,同样也可以让人猜出鼓声背后的语言。更进一步的道理是:越是冗长的一串声调,越是不容易被人误解。

而这样一个现象背后,蕴含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学公式:H=n log s,H表示讯息的信息量,n 表示讯息中的符号数,s 表示语言中可用符号的总数。这表示着:可用的符号越少,为表示出给定信息量所需传递的符号数就得越多。

这是本书常见的表达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引申出一个简单的道理,然后再推广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典型的「深入浅出」!

再举另一个例子:

电报发明之后,由于费用高昂,人们通过缩减字数,以减少费用。进而出现了「电报体」这样的新文风。安德鲁·温特写道:

电报体让任何形式的礼貌说法都无容身之地。『May I ask you to do me the favour』(劳驾)这么一句话,传输五十英里的距离就要六便士。这个可怜的人要把类似温文尔雅的形容词砍掉多少,才能将他的信函开支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呢?

于是,各种缩略语、密码本开始大型其道,1885年,W.H.比尔公司出版了一本畅销的《电报编码口袋书》,定价一便士,其中包含了「三百多条只需一个单词的电报」。

随着讲解的深入,密码学、布尔代数、逻辑学,被一一介绍给了读者。这就是深入浅出的魅力所在。

当然,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第4章: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 ,因为在这一章里,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而且还是第一位女程序员:爱达·拜伦(Ada Byron)

很小的时候,我就读到了一本介绍巴贝奇的书,但是那本书里,竟然几乎完全没有提到 Ada 的存在。而在信息简史一书中,我发现 Ada 是一个比巴贝奇更加惊人的天才!引用几段 Ada 的文字吧:

我的头脑不是凡间之物,这一点时间将会证明(只要我的呼吸以及某些其他部位没有太快地奔向死亡)。

没人知道在我那瘦小的系统中潜藏着多少尚未被开发但几乎让人惊叹的能量和力量。我说它让人惊叹,是因为你可以想见在某种情况下它可能爆发出怎样的力量。

爱 达对于未来也有一个最后的梦想:「我以我自己的方式迟早会成为一名独裁者。」在她面前将集结起一个个军团,对此即便是地上的铁腕统治者们也只能乖乖让路。 那么她那些军团由什么材料构成呢?「我现在可不会说。但我希望,它们将是纪律严明、异常和谐的军队——由大量的数构成,伴着军乐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行进。这 听来岂不是十分神秘?显然我的军队必须由数构成,否则他们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但如果进一步问,这又是些什么数?这则是一个迷——」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拿起这本书,翻开任何一个章节,都能够津津有味的读下去,那么你也注定是个搞 IT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