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知乎专栏–思考IT]如何定量的评价一个技术社区的优劣?
这回又是朋友约稿,出了个天大的题目,我当时脑子一热,也就答应下来了。现在想想,谈何容易啊?
这是我设想的,一个社区的良性循环模型:一个氛围良好的社区,能够不断创造优质的内容;而优质的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新人加入;而一个能够不断接纳新人,并且将其融入的社区,则能够始终保持高质量的成长。
这个循环,对于各类社区(并非局限于技术社区),应该都是适用的。
从这三个维度,我们可以找到三组指标来进行衡量:
- 社区氛围:
- 社区黏性指标:会员每周平均在线时间,平均每次在线停留时间,可以作为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 社 区互动性指标:首先需要定义何为互动,我发表内容,你评论,则你与我互动。我回复评论,则我与你也互动起来了。就好比一块石头投入池塘,会引发多少涟漪, 这是一个社区活力的体现。转换成定量的指标,我们可以设置两个:人均每日互动次数;一周内单篇内容引发互动总数;来作衡量。
- 创造内容:
- 引用性指标:一个网站的内容,被多少站外地址引用,这本来就是一个常用的质量指标,Google的Page Rank,也是这样的指标。
- 传播性指标:在SNS网络兴起以后,一篇内容被分享出去多少次,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简单的用站外流量,进行衡量。
- 招揽新人:
- 转换率指标:一个从站外点击过来的用户,会有多少转换为社区的注册用户,这就是转化率。
- 留存率指标:对于社区而言,新人注册之后,七日留存率;30日留存率;都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以上讨论的三组指标,都可以是适用于任何内容型社区,而对于技术社区而言,应该需要更多的专项指标:
- 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名词层出不穷,一个技术社区的开放程度与丰富程度,可以从社区内讨论的技术新旧程度,以及讨论技术的广度、深度来判断。(深度的确太难量化了) Webopedia: Online Computer Dictionary for Computer and Internet Terms and Definitions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站,他会不断的收集最新出现的计算机与网络新词汇。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个词汇扫描,看看这里新出现的词汇,在多久以后,会出现在技术社区的讨论区里。
- 技 术牛人,是一个技术社区的宝贵财富。但是这又是最难被量化的部分。如果某个技术社区,每个会员都被要求填写自己的Github帐号(甚至只能用 Github帐号登录),那么,我们可以用这个技术社区的全体会员的所有Github Repos,所获得的Stars数量与Forks数量,来做一个粗略的估计。
- 当然,特定的技术社区,还可以有更加准确的统计:例如一个Linux内核社区,可以直接统计他们对于Linux内核每年贡献的补丁数量,诸如此类。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