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的理想是:
- 知乎将持续产生高质量、可沉淀的信息,并让有价值的信息和人都关联起来
而我的担忧是:
知乎的运营,一直都在追求优质的回答。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何为优质呢?
1、大家都赞同?
2、运营的员工有偏爱?
3、名人?
4、能够激发更多的讨论?
5、具备足够的深度和长度?这些都可能不是优质的判断依据,但是也有可能被用来判断是否优秀。
我担心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知乎运营团队,在何为优秀的判断上,默默的,不自觉的,有意无意的,向KPI低头,向热闹低头,向名人和大企业低头。
最终,从一个一流的问答社区,变成为一个二流的,却标榜自己是一流的问答社区。
现在,李奇作为一名知乎员工, 在微博上看到了「好的内容」,就在微博上邀请,然后在知乎「提了一个最适合朱萧木回答的问题」,然后再自己点赞,然后在推送到知乎日报。
这,已经大大的越过了内容运营的底线,而是在践踏的知乎,作为一个问答社区的原则!
在这个问题下,目前有38个回答被折叠,据说原因是「并未回答问题」。但是:「李奇根本就不是在提问」,他只是用提问的形式,「导入了一篇外部的内容」,因为手法拙劣,结果被抓了现行,遭到了吐槽!
一个更加有趣的现象是:Smartisan OS 中的定时静音功能设计过程是如何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这篇@土星光环 拉偏架的「回答」,同样没有回答问题,却依然高高在上。
这真的令人感到不齿!
update1:
对于「donhi feng 是知乎员工」的猜测,是我的错误记忆与判断,特此删除并致歉!
update2:
如果我是李奇,我会这么做: 提一个问题「手机的静音功能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然后,将各个手机厂商相关人等,邀请来回答这个 问题。
然后,等待各种优秀的回答浮现出现,择优挑选上日报。
你好啊,我从知乎过来了,以后还是会一直关注你的
多谢
是否超出底线值得商榷,或者说我存疑。但是李奇的做法的确有失考虑